小青龍湯:麻黃、桂枝去皮、白芍、甘草、乾薑、細辛、半夏、五味子。
麻黃+桂枝:可解外邪風寒、溫化水飲(指過敏分泌組織胺產生的鼻涕)
乾薑+五味子:止咳
半夏:化痰
辛夷清肺湯:辛夷、百合、知母、石膏、枇杷葉、升麻、麥冬、梔子、黃芩、甘草
用在有鼻息肉,實證(自覺有火氣,但無便秘)的患者
百合:止咳
真武湯(傷寒論中的治水聖劑):茯苓、白芍、生薑、白朮、熟附子
用在止不住的鼻水。
茯苓:利水
生薑:溫散水氣
白朮:燥濕行水
附子:溫腎助陽
芍藥:養血和陰,防水氣消而生燥
白朮在脾胃區吸水,生薑去水毒,芍藥(滋陰)把水拉到該去的地方。如果陽虛者,芍藥可以替成仙靈脾。
蒼耳散、青鼻湯:
用在鼻涕變黏稠,併有前額及兩頰痛,鼻腔內有異味(鼻竇炎)
全站熱搜